技术发展,让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便利,但生产生活当中,如果稍不留神,就有几率发生事故灾害,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伤害。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本期带您回顾:生产安全事故留下的教训,也希望能引起大家的关注和思考。
大家好,欢迎收听《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我是百宁,今天继续和您说安全。
我们都不希望见到事故发生,但如何避免事故发生,事故发生后如何救援应对,那些经验教训尤其值得回顾和反思。今天和大家说第17集徐州矿务集团大黄山煤矿“111”透水重大伤亡事故。
2000年1月11日9时53分,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大黄山煤矿一号井-320水平西一采区3201工作面材料道掘进迎头发生一起透水事故。事故波及西一采区-320水平以下的3301工作面、3302工作面和342修护头,波及巷道总长度为1094米,造成该区域内作业的63名矿工被困。经过全力抢险,41人生还,22人遇难。事故直接经济损失278.33万元。
2000年1月11日夜班,外联三区当班副区长胡永新带领工人先用煤电钻打了3个探眼,没发现异常,后用风镐掘进,发现煤体发潮变软。胡永新下班后,在更衣室碰到该区技术员张俊,简单汇报:没什么情况,迎头炭软了,有点潮,你去看看吧。大约9点,技术员张俊来到迎头,察看了现场后,说有点水,就安排工人距迎头4~5米处,在巷道下帮打水窝子。随即张上井,准备安排中班工人领水泵、开关。约过20分钟左右,跟班区长孙忠超来到迎头,察看后,见迎头棚子压力大,有变形,安排工人收工具,准备撤到另一个头去干。并打电话向调度室汇报。调度员要求:你们现在别干了,我安排地质科去人看看再说。与此同时,迎头工人收拾完工具,撤到四角门处。约9时40分听到迎头传出“呼啦、呼啦”的响声,现场11人就沿材料上山往下跑,跑到20~30米时,水量增大,跑到上山下口20~30米处,多数人已被冲倒。涌水携带着煤炭、碎石材料和杂物沿一部电绞道往下翻滚,波及二部电绞道、3301工作面、3305工作面、342修护头、造成65人被困。技术组最终认定,此次事故的出水时间为9时40分;井下发现事故后的报告时间为9时53分;事故的总涌水量为1000立方左右。
(1)对采空区水情认识不足,水害预报的分析不够深入细致,提供的水文资料不准确,致使预计有几率存在的老塘积水量与实际涌出量差距很大,造成各级领导轻视了该工作面的水害预防工作,而据此制定的探放水措施又不当,是导致这起透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2)迎头发现出水征兆后,未能按规定及时汇报,延误了宝贵的通知撤人时间,是造成这起事故后果扩大的直接原因。
(1)制定的探放水措施不当,探眼深度和角度均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是造成这起事故的重要原因。
(2)区域性生产系统不完善,顶板压力大,巷道断面小、不畅通,矿井处于收缩报废阶段,生产作业人员相对集中,是造成事故伤亡人员增加的重要原因。
(3)现场安全管理松懈,监督检查不力,不能及时掌握现场的真实的情况;在现场出现一些明显的异常问题时,又未能及时有效地发现和处理,是造成这起事故的原因之。
(4)矿井衰老,经济困难,负担沉重,领导在安全生产的管理上精力分散,安全工作相对削弱,是造成这起事故的原因之一。
(1)矿外联三区技术员,在发现出水征兆后未及时汇报,延误撤人时间,造成事故扩大,移交司法机关立案查处。
(2)地质科工程师,对未能提供准确的水文地质资料负直接责任,给予开除矿籍、留矿察看两年处分。
在事件发生之后,一位媒体同行写下了一篇文章,对救援中的媒体责任也做了一些思考,虽然已逝去多年,我们再次把这篇文字拿出,和大家一起回忆和思考。。
徐州大黄山煤矿“111”突水事故抢险已逝去了,这些日子来,作为一名与来自全国各地的新闻同行们一起参与了抢险报道的电视记者,大黄山煤矿救人那紧张感人的场面,新闻记者们在现场穿梭忙碌的身影还常常闪现在我脑海里。采访报道重大突发性事件,对于一名新闻记者来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2000年1月11日上午9时53分,徐州矿务集团公司大黄山煤矿-320米一采区3201材料道掘进迎头突然出水,出水量每小时达80立方米,3名矿工当场死亡,3305、3301两个工作面和在342修护头的60名矿工被困,事故发生后,徐州矿务集团公司和大黄山煤矿迅速成立了两级抢险指挥小组,全力抢救被困矿工,此后不久,徐州及全国各地新闻单位也分别从不同渠道获知了大黄山煤矿出事的消息,一场抢险和新闻大战同时展开。
63名矿工兄弟被埋在了矿井下,除其中3名当场死亡外,其余的60人生死未卜,救人如救火,十万火急,对于抢救井下的阶级兄弟,从党中央、国家煤炭工业主管部门、江苏省委、省政府到徐州市委、市政府、徐州矿务集团公司都格外的重视,国内煤矿抢险专家、治水专家来到了大黄山,煤矿附近的韩桥、权台煤矿等组织的抢险队来到了事故现场。经过昼夜不停地抢险营救和被困矿工顽强地自救,蒋桂华等23名矿工在被困39个小时后于第二天下午3点20分获救,当他们被救出井口时,有的人还能自己行走,有的人躺在担架上向人们挥手致意,在抢救现场焦急等待的数千名遇险矿工亲人、附近群众等见此情景,欢声雷动,不少人激动得泣不成声,这感人的场面发生在事故发生后的30个小时左右,十分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当时基本上没有专业的新闻记者在场,更谈不上记录下这激动人心的场面了。这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不仅仅是遗憾,更值得反思。
时间在分分秒秒地过去,抢救工作也正在争分夺秒地进行着,早一分打通救险通道,被困矿工就非常有可能多一分生还的希望,抢险的紧张程度和困难程度可想而知。继首批23名矿工获救脱险后,2000年1月13日晚上9点多钟,抢险指挥部又传出振奋人心的消息,井下被困矿工发出了求救信号,还有人活着!参加抢险报道的各路记者们的情绪兴奋到了极点,大黄山煤矿紧张的抢险场面激励着记者们。井下37名被困矿工还有多少人活着,他们何时能被营救出来,成了亿万观众、读者等关注的焦点。职业的责任感和强烈的新闻敏感促使在场的每一位记者不顾一切抢新闻挖新闻。采访突发性事件没有过多的礼遇,抢险工作十分紧张,加上事故的压力,矿里顾不上记者,这很正常,记者们只好使出浑身解数,从大黄山煤矿办公楼到井口之间,各位记者凭着各自得到的一点确切或不太确切的信息,一会儿奔向办公楼,一会儿又涌向井口,为了采访,情急之下,有的人对矿上设置的警戒只能硬闯,与负责警戒的经济民警发生推推搡搡的事也时常发生,昔日相对闭塞的大黄山人这时真正看到了什么是记者和众多记者相聚在一起抢新闻的壮观场面了。
从14日晚到15日早晨,许多记者都站在寒冷的井口边不肯离去,生怕漏掉被困矿工救出井口的新闻。那天夜里,徐州下起了大雪,气温降到了零下七八摄氏度,南方来的记者衣着单薄,冻得在井口来回踱步。电视记者们一听到井下有动静就扛起摄像机,整整一夜,不知多少次扛起、放下、再扛起。这一夜我作为许多记者中的一员,也在井口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
抢险工作进行着,2000年1月15日晚7点半左右,抢险现场又传出振奋人心的消息,抢险队已接近抢险工作面,有可能很快就能找到被困矿工,可是没多久,井下又传来消息,抢险又遇到新的险情,抢险再次受阻。这时,这些未获救矿工已在井下被困达110个小时左右,人们的情绪又一次低落下来,连续几天奔波在抢险现场的记者也已疲惫不堪,有的暂时撤离了现场,十几个小时后,激动人心的场面终于到来了,2000年1月16日下午4点50分,抢险人员终于找到了18名活着的被困矿工,5点左右第一名矿工被抬出井口,功夫不负有心人,那些一直等在井口的记者记录下了这难忘的场面,有的则与此失之交臂或仅仅赶上了个尾声。
大黄山煤矿“111”突水事故抢险报道经历让人难忘,但是,记者在这次抢险报道中反映出来的高度敬业精神和激情更令我难忘。不少记者白天黑夜连轴转,有的记者在现场抢镜头时摔伤了,仍不下火线。
大黄山煤矿抢险蕴含着丰富的新闻矿藏,事故发生后党和政府如何全力抢救,抢救的感人场面和进展如何,遇险获救矿工在井下如何与死神顽强抗争,他们在井下和获救后的心理历程及感受是什么,地面上遇险矿工家属、群众急切的心情等等,这些都是富有感染力,包含丰富内容的新闻素材。
对于突发性重大事件的报道,必须十分强调报道的时效性和准确性。2000年1月15日晚接近8点的时候,当晚播出的节目编辑制作已接近尾声,这时正在前方采访的记者用手机传来消息说,现场抢险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有可能很快抢救出第二批遇险矿工,在编辑机房,我们马上架起摄像机,摄下了电话采访前方记者报告现场抢险进展情况的镜头,并把它编到当天播出的节目中,到2000年1月15日晚8点45分,我们的节目已制作完毕,离节目整点播出还有20分钟的时间,这档节目是我们与时间赛跑的结晶,她凝结着同志们的心血与汗水。
徐州大黄山煤矿“111”突水事故抢险谱写了一曲高昂的生命至上的赞歌,为了抢救被困井下的数十名兄弟的生命,来自大黄山煤矿附近兄弟矿的韩桥矿、权台矿等的抢险队员们在塌方不断的井下,一干就是10小时。一位研究生毕业的技术人员带着严重的肝病,在井下一干就是28个小时,他说,只要能救出矿工弟兄,我死了也值得。第一批获救的蒋桂华等23名矿工,他们用仅有的一两根钢钎和双手一点点刨开巷道里堆积的煤炭、石块等,硬是往前掘进了20米,为自己的早日获救创造了条件。第二批获救的姚海华等18名矿工,也仅仅凭着一把起子、一个扳手开始了自救,他们在被围困的后期,硬是靠着喝脏水,甚至喝自己的小便,以顽强的意志,坚持了下来。这感人至深的“生命之歌”,也正是新闻记者搞好报道的激情和动力的源泉!
历时近10天的大黄山煤矿“111”突水事故抢险报道结束了,事故原因的调查和处理工作正在进行中,这次报道在给记者以收获和震撼的同时,也给新闻工作者带来了许多启示。
首先,在对突发事件采访报道中尽力不漏掉精彩的场面。突发性事件发展过程中具有极强的不可预见性,像这次大黄山抢险中,谁也不可能较早地预知何时能救出人来,能救出多少,这就要求新闻记者要有“钉子”精神,要紧紧地在现场盯住,这是最保险的。但是由于抢险过程漫长,有时也很难一盯到底,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临离开时,找一个可靠的“内线人物”等建立通讯联系,及时通风报信是一个可行的方法。
其次,报道突发性事件除追求时效性外,一定要确保新闻事实准确无误。在这次大黄山煤矿“111”突水事故抢险报道中,无论是电视,还是报纸,都有个别报道有误或凭主观想象的地方,这是应该避免的。
参加这次大黄山煤矿“111”突水事故抢险报道,其中有收获,也有遗憾,让我们通过认真的总结与反思逐步的提升自己,把今后的采访报道做得更好。
事故本能够尽可能的防止,但万一发生了事故,救援就是头等大事。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今天,为您讲述:生产安全事故留下的教训,第17集徐州矿务集团大黄山煤矿“111”透水重大伤亡事故。也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思考。我是百宁,明天见!